臨近春節(jié),銀川靈武市東塔鎮(zhèn)東塔村村民白占林將領到一份分紅,雖然錢不多,但他卻格外高興。“現(xiàn)在村里到底有多少‘家底’,哪些人能享受,每人領多少都是有數的。”白占林說。
白占林的這一份高興和踏實得益于靈武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推進。2017年8月,靈武市*股份經濟合作社在東塔鎮(zhèn)東塔村成立,成為靈武市“股改*村”,這也是該市*符合中央關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要求的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專業(yè)合作社。在這次改革中,村里2015名常住村民成為股東,從此,每年都可定期享受集體資產贏利的分紅。
“目前村里已經盤活村集體資金360萬元,下一步,我們將繼續(xù)盤活一些土地、房屋等資產,增加村集體資產。同時會進一步規(guī)劃、選擇好的項目,為村民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靈武市東塔鎮(zhèn)東塔村村委會副主任、東塔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長余萬珍告訴記者,改革不但讓集體資產得以盤活,更讓老百姓變身股東,真正成為村集體資產的主人。
在東塔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改革的帶動下,靈武市臨河鎮(zhèn)下橋村等7個股權改革試點村已進入登記注冊環(huán)節(jié)。預計今年年初,就可以完成改革,屆時將惠及上萬農民。
改革的效應是顯而易見的。大家成了村集體資產的股東,有了分紅,以前沒人過問的土地、荒地也成了村民眼里的香餑餑。如今,在靈武市的農村,這種改革正在繼續(xù)深入。
據統(tǒng)計,截至目前,靈武市已完成確權土地22.9萬畝,在土地確權登記基礎上,郝家橋、白土崗、梧桐樹等鄉(xiāng)鎮(zhèn)的村民將105449畝耕地、荒地集中流轉,以入股方式委托合作社統(tǒng)一經營,村民每年可領到土地流轉費和集體土地入股分紅,在合作社打工的還能賺到一份勞務收入。
“土地全托管不僅可以節(jié)約生產成本,而且還能把村民分離出來從事二三產業(yè),實現(xiàn)打工收入和土地分紅雙豐收。”說起把土地全托管的事,靈武市梧桐樹鄉(xiāng)楊洪橋村六隊村民李懷打開了話匣子,他告訴記者,分紅加勞務收入,一年能有4萬多元的收入。
“近期,我們已經依法對王家嘴等30個村集體資產開展清產核資,這30個行政村經營性資產達3415.66萬元。要激活、利用好這些資產,農民的家底會越來越厚實。”靈武市農牧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再調整,每一步都要有明確的制度規(guī)定和要求,并進行痕跡化管理,確保有據可查。為引導和規(guī)范各村清產核資工作,靈武市專門出臺《靈武市農村產權流轉服務的實施方案》《靈武市農村產權流轉服務中心主要職責》等辦法,各鄉(xiāng)鎮(zhèn)、村在此基礎上自主探索實施。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