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分揀、打包……1月31日,昆明市尋甸縣倘甸鎮(zhèn)計施寬村的馬久珍忙得不亦樂乎。雙手捧著幾朵像羊胃的菌種羊肚菌,馬久珍很高興,她說:“這一陣對我來說是豐收的時候。”正是經濟價值極高的羊肚菌讓她成為村民眼中名副其實的“菌王”,她也利用羊肚菌帶動村民致富。
2017年是倘甸鎮(zhèn)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怎樣脫貧致富一直困擾著作為村委會副主任的馬久珍。在考察了計施寬村的土壤后,她發(fā)現(xiàn)那里適合種植羊肚菌。但是計施寬村長期以來以種植烤煙、馬鈴薯為主,一些村民表示種植羊肚菌風險太大。
馬久珍成了這里*個種羊肚菌的人。她流轉了4.2畝土地,投資5萬元,充分利用資源、自然條件等優(yōu)勢,引進專業(yè)技術,經過多次試驗,*終成功種植出羊肚菌。不過,由于對土壤水分以及菌絲播種及生長過程的氣溫、光照等條件控制不*,馬久珍*次試種的羊肚菌產量很低。
“產量雖然很低,但積累了大量經驗。”依靠此前積累的經驗,馬久珍決定放手一搏,擴大種植規(guī)模。她通過土地流轉,從村民手中獲得10余畝地,投資9萬元開始了第二次試種。由于管理得當,2018年1月,羊肚菌收獲頗豐,不僅收回了全部成本,還賺了上萬元,這讓馬久珍更加堅定種植羊肚菌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的決心。
從菌種播種后,馬久珍便天天在地里鉆研,詳細記錄溫度、濕度、光照等情況。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她已經從種植羊肚菌的“門外漢”變成了行家里手。
種植成功了,但是銷路如何解決?倘甸鎮(zhèn)農業(yè)科負責人到昆明野生菌市場聯(lián)系商家,很快便與其中一家公司簽訂了長期合作協(xié)議,馬久珍很快成為遠近聞名的“菌王”,她自己也靠種植羊肚菌成為村里致富的帶頭人。
看著羊肚菌如此有“錢”景,其他村民也紛紛要求加入種植隊伍。于是,馬久珍成立了昆明旭毅洋種植合作社,幫助農戶種植羊肚菌。馬久珍說:“合作社成立不久,就收到50余份入社申請。只要愿意種植的,我們都會提供菌種和專業(yè)的技術指導。”
截至目前,馬久珍大棚里的羊肚菌長勢良好,鮮菌市場價在200元/千克-250元/千克,干菌在1000元/千克-1200元/千克,預計畝產300千克,畝產值可達五六萬元。馬久珍說,羊肚菌種植是促進村民增收的好產業(yè)、好項目,對加快倘甸產業(yè)結構調整、農業(yè)提質增效具有重要的意義。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