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jié),驕陽似火。近日,瀘州市江陽區(qū)黃艤鎮(zhèn)永興村村民張紹良和家人一大早就來到自家地里收割紅高粱。“今年高粱的長勢好,從幾天前收割的情況來看,畝產量達到300公斤,按公司給出的8.4元/公斤的訂單收購價,今年的高粱畝收入少說也有2500元。”看著眼前的紅高粱迎風搖曳,張紹良眼睛笑得瞇成了一道縫。
如今,在江陽區(qū),象張紹良一樣年年靠種訂單高粱增收的村民就有上萬農戶。
江陽區(qū)的黃艤等鄉(xiāng)鎮(zhèn),是瀘州老窖培育的紅高粱種植基地。因土壤和氣候及水質,這些地方種出的高粱具有耐旱、抗倒伏、產量高等特點,每畝產量平均達到600斤以上。近些年來,為挖掘農民新的經濟增長點,助力脫貧攻堅,江陽區(qū)把高粱作為一個富民增收的大產業(yè)來抓,為確保農民從高粱種植中獲得良好收益,江陽區(qū)在種植模式上,除了以“高粱+油菜”循環(huán)種植增收外,還依托瀘州老窖,采取“公司+農場+農戶”的訂單生產模式,由公司免費提供種子、化肥、農藥,并負責生產監(jiān)管,按等級回收高粱,解決了農民銷售難的問題,讓農民吃下了“定心丸”;在種植技術上,江陽區(qū)農業(yè)局每年也抽調專業(yè)技術人員,組成高粱種植技術服務隊,對全區(qū)的高粱生產管護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確保農戶種植高粱增產增收。由于實施標準化、規(guī)模化種植,加上有利天氣,今年,江陽區(qū)8萬畝有機紅高粱喜獲豐收, 預計產量將突破2萬噸,產值將突破2億元。*項收入,可使高粱種植農戶人均增加收入1100 元。
在黃艤鎮(zhèn)永興村有機高粱種植基地,村民甘清懷正在收割高粱,今年他承包20畝土地全部種上了紅彤彤的高粱。甘清懷告訴筆者,現在有了政府的指導和瀘州老窖的訂單,我們種的都是“無憂高粱”。“今年我家的5畝“望天田”全部水改旱種高粱后,每畝收入比種玉米和紅苕至少多收入1500元;而我今年一共種植的20畝高粱,每畝按2500元計,就可實現增收5萬元,加上種子、化肥、農藥由公司提供,每畝又節(jié)支200元,實際高粱畝收入達2700元,種植紅高粱,硬是讓我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甘清懷說。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