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份,永州新田縣龍泉鎮(zhèn)東升村的蔬菜基地里,菜薹、芥藍菜等葉菜大量上市,采摘后,直接進入不遠處的東升農場車間,分揀、貼簽、打包后,7個小時就能出現在香港市民的餐桌,有些還漂洋過海賣到日本、迪拜等地。
通過發(fā)展蔬菜產業(yè),東升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腰包也*天鼓起來。
發(fā)生這一切,黨支部書記劉道忠功不可沒。
小山村蔬菜闖國際市場
劉道忠生于上世紀60年代,貧窮是那個年代的集體記憶,但他不甘于就這樣窮一輩子。15歲那年,抱著飽餐幾頓臘肉的樸素想法,劉道忠揣著家里僅有的10塊錢,瞞著家人偷偷南下廣東。
閉塞的交通,拮據的經濟狀況,讓家人對他的不辭而別束手無措,只能幻想著有*他自己突然出現在家門口。
多年后,劉道忠真的回來了。只是這次回來后,他就沒再打算離開。
“廣東那邊村里都通了水泥路,住起來舒服,老家連條進村的公路都沒有”??吹郊亦l(xiāng)的落后面貌,劉道忠感慨萬千。
將東莞的電子廠交給弟弟妹妹打理,劉道忠?guī)е量噘崄淼娜控敭a——幾十萬元,準備在老家大干一場。
那時候,很多村民靠養(yǎng)豬補貼家用,劉道忠就搞起了養(yǎng)殖??山涷灢蛔慵由鲜袌鲂星椴▌?,沒多長時間就讓他把多年的積蓄賠了個精光。
從小經歷艱苦磨難的劉道忠不甘心就此收手。他仔細觀察發(fā)現,村民家家戶戶種了不少蔬菜,但銷路不好,賣不起價格,于是將村里零散種植的蔬菜回收,販運到廣州,讓朋友幫忙找銷路。
沒想到,就這樣一個不經意之舉趟出了一條致富新路子。
東升村地處秀峰山南麓、金陵水庫壩下,田地屬于沙性土質,氣候適宜,水源充足,種出的蔬菜脆甜無渣,菜質鮮嫩,更以富硒被人稱道,在廣州市場備受歡迎。
市場銷路打開,村民們零散的種植模式越來越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2000年,劉道忠牽頭成立秀峰蔬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流轉了附近7個村的5000多畝菜地,實現了規(guī)模經營。不久后,東升農場成立。
*偶然機會,打入廣州市場的新田蔬菜又征服了一位香港老板。
“有多少我要多少。”新田蔬菜順利進入香港市場,有些還轉道打入日本、迪拜等國際市場。
蹚出鄉(xiāng)村致富“密碼”
東升村位于新田縣金陵水庫下游,4個自然村合并而來,其中有不少水庫移民,人多地少,矛盾糾紛時有發(fā)生。
如今隨著村里蔬菜種植產業(yè)的興旺,東升村找到了致富“密碼”,矛盾糾紛自然消解。
劉道忠分享了一個發(fā)生在身邊的故事:有一對父子曾一度存有誤會。兒子要蓋新房子,其老父親拿了20萬給予支持,這讓兒子驚訝不已,怎么會有這么多錢?父子倆的關系從此變得更為和睦。
彭金冬,曾是村里的困難戶,與父母兄弟十幾口人擠在一套老房子里。一年到頭在外打工,家里的老人小孩無暇顧及。
如今,他將家里的農田流轉給東升農場,有一筆土地收益,本人在農場做事,從一個普工做到了冷藏倉庫保管,收入也從每月一千多元漲到了四五千元?,F在夫妻兩人在農場上班,每月純收入超過了6000元,家里還起了新房子,徹底擺脫了貧困。
講起自己的經歷,彭金冬很是感慨。在東升村,像彭金冬一樣類似的村民還有很多,在外打工回流的村民也漸漸多起來。
在東升村,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可獲得每年500元/畝的固定收入,同時又可以通過用工培訓返聘進入公司從事蔬菜生產,農場工人全部聘用附近村的村民,有些六七十歲的老人通過在農場做事,每個月也能拿到兩千多元收入。
至今,東升農場已吸納了600多勞動力,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270多人。
“隨著市場擴大,蔬菜種植面積將擴大到2萬畝,帶動更多人致富。”對未來東升村的發(fā)展,劉道忠心里已經謀劃好了一條產業(yè)振興之道。
走在東升村街頭巷尾,提起劉道忠,村民無不交口稱贊,越來越有奔頭。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