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轟鳴,人聲鼎沸,一根根玉米稈一會兒就變成了飼草“面包”,不時還有中盛華美羊業(yè)有限公司等企業(yè)的車來拉運已經粉碎好的青貯飼料……這是日前記者在慶城縣驛馬鎮(zhèn)馬園村看到的玉米青貯情景。
馬園村青貯玉米種植大戶趙啟明告訴記者,今年是他*次種植糧飼玉米,一共有300多畝,縣草原站提供糧飼玉米種子,種植、收割全部機械化,省事兒多了。
“老人們認為玉米沒有成熟就收割了,這樣糟蹋了,太可惜,開始大家都不接受。”馬園村駐村工作隊長兼“*書記”高戈介紹,為了讓村里的群眾了解并接受種植糧飼玉米,駐村工作隊挨家挨戶講技術、算收入賬,雖然反復做了群眾的思想工作,但大多數村民仍然處于觀望狀態(tài)。
在駐村工作隊的努力工作下,趙啟明成為馬園村*個“敢吃螃蟹”的人,他帶頭成立了慶城縣百旺農民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流轉土地300多畝全部種植糧飼玉米,并由合作社統(tǒng)一種植管理,今年共有30戶村民加入合作社,其中貧困戶18戶。
趙啟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種了糧飼玉米后,1畝地能收4噸到5噸飼草玉米,根據質量,每噸售價按200元到260元計算,每畝地的收入就在800元至1300元左右。“今年雨水充沛,玉米長勢良好,每畝地的收入都過千了。”趙啟明說。
“在收割旺季,*缺的就是青貯機械了,中盛華美公司的機械根本忙不過來,多虧了村上的這幾臺機械。”趙啟明說,目前糧飼玉米已經收割結束,他嘗到了種植糧食玉米的甜頭,加入合作社的群眾領到了分紅,也樂開了花。
馬園村黨支部書記、力恒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李潤百介紹,馬園村今年成立了慶城縣力恒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合作社利用村上互助資金30萬元,購置了3臺大型農機,專門為合作社和廣大農戶提供機械化服務。“群眾不但可以用機械入股,還可以用技術入股,合作社給農戶耕種時只收取50元服務費,也不高于市場價。”李潤百說。
看到村里群眾種植糧食玉米帶來的好處,年初還在觀望的馬園村馮塬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張巨滿說:“不用掰玉米,也不用挖秸稈,更不用脫粒,你算算省了多少工,騰出來的這些時間,還可以去打工掙錢,我打算明年也種10畝糧飼玉米。”
趙啟明轉變了觀念,調整了種植結構,轉變了增收方式,這僅僅是慶城縣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三變”改革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慶城縣今年糧飼兼用玉米產量超過7萬噸,為“331+”肉羊產業(yè)青貯優(yōu)質飼草提供了堅實保障。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