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種植業(yè)結構的調整,各地依據(jù)當?shù)鬲氂械馁Y源稟賦,大力發(fā)展特色產業(yè)種植。內蒙古的科左中旗原生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逐步縮減玉米種植,增加血麥種植,帶領更多農民增收致富;重慶金冬茄示范種植基地的“超級茄子”畝產達到8萬斤,并將進一步擴大種植規(guī)模;南疆地區(qū)依靠充足的日照種植萬壽菊,為10萬余人提供了采花就業(yè)。如今特色種植已經成為發(fā)揮資源比較優(yōu)勢,促進鄉(xiāng)村產業(yè)發(fā)展,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內蒙古:血麥增加地方經濟造血功能
七月中旬是內蒙古自治區(qū)科左中旗勝利鄉(xiāng)血麥收獲期,記者在勝利鄉(xiāng)萬畝血麥基地目睹了血麥收割的壯觀場景,數(shù)臺大型聯(lián)合收割機開足馬力駛進無邊的麥田,一排農用車等在地頭,隨時將收下的血麥運回村里晾曬。
這里種植的血麥學名是“秦黑1號”,從外觀看,血麥麥芒特長,麥穗精干,麥粒表皮呈紅褐色。從品質上講,血麥富含鐵、鋅等營養(yǎng)物質,血麥中鐵、鋅的含量分別是普通小麥的19倍和4倍。還具有低鈉、低脂肪、低糖等特點,市場價每斤十元以上。
換血——血麥取代玉米 建成特色基地
在科左中旗原生種植專業(yè)合作社,記者見到了正在麥田忙碌的理事長錢京生,他手撫麥穗給我們介紹了血麥來到勝利鄉(xiāng)的經過。勝利鄉(xiāng)以前主要種玉米,但近些年玉米價格持續(xù)走低,嚴重影響了農民收入,減緩了經濟發(fā)展速度。2015年,錢京生牽頭成立了原生種植專業(yè)合作社,他立志尋找一種特色作物,通過集中連片種植,建立特色基地形成品牌效應。帶著這種想法,錢京生走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他在研發(fā)人何一哲教授手里拿到了血麥原種,回來在20畝地里試種,從此血麥在勝利鄉(xiāng)生根抽穗。今年原生合作社在勝利鄉(xiāng)謝家窯、套格吐套布、勝利三個村流轉土地5800畝,集中連片打造高效節(jié)水血麥種植基地,同時輻射帶動周邊村屯種植血麥共計1.02萬畝。畝效益較種植玉米增加900多元。
目前,合作社生產的血麥面粉已被認證為無公害產品,訂單量不斷擴大,產品源源不斷銷往北京、大連、山東、浙江等地。下一步,錢京生打算進一步縮減玉米,增加血麥種植,帶領更多農民增收致富。
補血——吃了保健 種了賺錢
打開淘寶搜索血麥面粉,產自勝利鄉(xiāng)的“小村谷香血麥面粉價格是每袋800克,28.8元。包裝袋右上角寫著“補血圣品,麥城黃金”字樣。錢京生告訴記者:“現(xiàn)在人們重視保健,血麥面粉對需要補血人群很有幫助。”他還簡單介紹了血麥面粉的加工工藝,血麥收獲后要自然風干,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就是1-3個月的醒麥時間,經過這個環(huán)節(jié),麥子里的微量元素趨于穩(wěn)定,面粉質量進一步提高。
不僅能為消費者補血,血麥更能給農民補收入之“血”。馬紅是勝利鄉(xiāng)謝家窯村村民,也是*批血麥種植戶,她告訴記者,起初她從合作社引進血麥品種試種了六七畝,沒想到當年一畝地凈剩3000元。后來她家逐年增加血麥畝數(shù),今年種了40多畝。“為了圖省心,我和合作社簽了訂單,收完麥子全部賣給合作社,跟著合作社增收有保障。”馬紅輕快地說。
在馬紅這樣的示范戶影響下,勝利鄉(xiāng)血麥種植面積如同滾雪球一般不斷加大,由*初的幾十畝增加到如今的萬余畝,不少農民看好血麥,離謝家窯村不遠的張家窯村民孫敬國也在自家地里試種了兩畝,他說:“*年種,收成不錯,照這個效益,以后也種血麥。”除了種血麥,到合作社加工廠做工也能掙到一筆收入,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勝利鄉(xiāng)11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依靠血麥年收入195萬元。
造血——增加種植比重 提升產業(yè)實力
通過流轉土地,發(fā)展特色血麥規(guī)模種植,有效帶動農民和貧困戶實現(xiàn)增收,在這方面勝利鄉(xiāng)黨委書記李延來心中揣著一本賬:農戶流轉土地有租金,在基地干活還有一份收入,合作社帶動全鄉(xiāng)種植血麥,免費為358戶貧困戶和17戶殘疾戶提供血麥種子并簽訂回收協(xié)議,以高于市場價15%的價格兜底回收,貧困戶殘疾戶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血麥收割后,二茬可種白菜、胡蘿卜等蔬菜作物,綜合效益是種植玉米的2-3倍。
“一粒血麥引發(fā)了勝利鄉(xiāng)種植方式、經營理念、產業(yè)體系等一系列變革,如今,依托原生合作社帶動,勝利鄉(xiāng)大力發(fā)展以血麥為龍頭的特色農產品種植、加工。今年,全旗春小麥種植16500畝左右,其中一萬畝為血麥,‘血麥之鄉(xiāng)’聲名鵲起,血麥對科左中旗種植業(yè)結構調整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左中旗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梅園雪介紹了血麥在全旗種植業(yè)的地位和比重。
科左中旗位于內蒙古、吉林、遼寧三省交界處,這里水流豐富,土壤肥沃,雨熱同季,非常適合小麥等作物生長。血麥是特色優(yōu)質作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農民看到了血麥的廣闊商機,種植積極性空前提高。在此背景下,科左中旗制訂并實施3111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戰(zhàn)略工程,計劃利用3年時間將全旗600萬畝耕地調整為300萬畝高效節(jié)水糧食功能區(qū),100萬畝經濟林、100萬畝飼草料基地和100萬畝特色經濟作物,全面提高農業(yè)質量、效益、競爭力。去年,全旗玉米與特色作物、飼草料比例已由2017年的70:23:7調整為66:24:10。今年這一比例將更加合理,血麥對地方經濟的造血功能也將進一步顯現(xiàn)。
重慶: “超級茄子”畝產可達8萬斤
超級茄子,畝產8萬斤,是本地茄子的4倍;單個重達2斤,是本地茄子的2倍;采摘期長達9個月,是本地茄子的3倍;保質期10天,是本地茄子的2倍多;皮薄肉嫩、質地細膩、口感好……
近日,記者慕名來到位于重慶潼南區(qū)太安鎮(zhèn)罐壩村的金冬茄重慶示范種植基地,立即被基地里整齊排列的15個大棚所吸引。“記者同志,這就是我種植‘超級茄子’的地方。”金冬茄重慶示范種植基地負責人劉剛笑著說。
“我清楚記得,去年6月18號中午,我在耍手機,突然手機上就彈出了一條崔奇牌‘超級茄子’的新聞,我就點進去看了。”劉剛說,自己一直都在搞農業(yè),平時也經常用手機瀏覽農業(yè)方面的信息,應該是網(wǎng)絡大數(shù)據(jù)根據(jù)自己平時的瀏覽痕跡,通過篩選,自動彈出了“超級茄子”的新聞。
“我點進去一看,發(fā)現(xiàn)這種茄子的畝產居然達到了8萬斤,遠遠超過了本地茄子,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劉剛回憶說,我當時就深深地被這種茄子吸引住了,恨不得馬上就飛到山東去,親眼看看這種畝產8萬斤、單個重達2斤的“超級茄子”。
第二天,劉剛就買了飛機票,飛到了青島,*終找到了位于萊西市沽河街道的黑嵐埠茄子基地,見到了遠近聞名的“茄子大王”,他就是“崔奇果蔬”農業(yè)合作社社長崔奇。
“見到崔奇后,我就向他講明了來意,崔奇當即表示,愿意為我提供苗子和技術支持。”劉剛說。
“我們那里是南方,溫度、土壤這些是否符合‘超級茄子’的生長條件呢?”針對劉剛的疑惑,崔奇說,放心,沒問題。
原來,“超級茄子”是由長白山野生茄子與家用茄子嫁接而來,具有極強的抗旱、抗寒、抗病蟲能力,光澤度好、條子長,管理簡單。
但是,劉剛還是有點擔心,他在崔奇那里學習了1個多月的超級茄子種植技術,期間還多次往返山東和重慶兩地,采集土壤,并送到專業(yè)機構進行檢測,看土壤是否真的適合“超級茄子”的生長。檢查結果顯示,潼南本地的土壤條件符合“超級茄子”的生長所需。于是,劉剛選擇了在位于潼南國家農業(yè)科技園區(qū)核心區(qū)的太安鎮(zhèn)罐壩村進行試種。
“由于是進行試種,前期只流轉了10畝土地,建了15個大棚,每個大棚在8分地左右。”劉剛說,目前“超級茄子”已經成熟,并進行了3次采摘,產量和預期的一樣。
“超級茄子”生長期長,可達11個月,掛果期可達9個月;一年四季都可以栽種,解決了因氣溫、季節(jié)變化造成冬、春季節(jié)市場缺茄供應的問題;生長快,根系發(fā)達,種苗定植45天左右開始開花掛果,兩個月開始采摘;茄根伸展半徑可達1米,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養(yǎng)分,植株高可達2米,是普通茄株高的2-3倍;掛果特別多,個頭大、產量高,單株茄子9個月掛果累計可達100多個,單個茄子一般在1斤左右,*可達2斤,單株茄子年產量可達60多斤;色澤黑亮,茄皮厚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相比傳統(tǒng)菜茄具有更強的抗氧化功能,茄肉厚而細嫩,口感爽滑;在自然條件下比普通茄子儲存、運輸、保鮮時間更長,即便存放超過一周,茄子不會腐爛,也不會影響其口感和品質。
同時,陳剛采用原生態(tài)種植,在種植時全部施用經過發(fā)酵腐熟的優(yōu)質內蒙古草原羊糞和有機肥作為肥料,絕不施用化肥、催長激素等,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
劉剛說,目前,他是川渝地區(qū)*一家引進“超級茄子”進行種植、并獲得成功的。談及未來的打算,陳剛指著基地對面的一大塊空地說,這塊空地有50畝左右,我已經全部流轉了,正準備清理出來,用來種植“超級茄子”,明年基地的規(guī)模能夠達到60畝以上。同時,我也愿意幫助有這方面種植需求的朋友,為他們提供種苗和技術支持。
新疆:種植萬壽菊助南疆脫貧
每年的6-10月,是萬壽菊的采摘季。在盛夏季節(jié),記者來到新疆西南邊陲莎車縣,在田間地頭、公路兩側、房前屋后、林果樹下到處都盛開著萬壽菊花,看到了一片片花的海洋。莎車縣位于昆侖山北麓、帕米爾高原南緣,總面積9037平方公里。該縣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中亞文化與西域文化融為一體的歷史文化名城。
南疆地區(qū)的日照、土壤非常適合種植萬壽菊,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自2012年開始在南疆喀什地區(qū)莎車縣發(fā)展萬壽菊訂單種植基地,投資2億元建工廠就地加工。公司董事長盧慶國介紹,莎車萬壽菊產業(yè)采取“公司+基地+收購站+農戶”的訂單發(fā)展模式,帶動農戶規(guī)?;B片種植、集約化生產管理,從2015年以來,公司規(guī)定萬壽菊廠區(qū)收購價格以每公斤1.05元統(tǒng)一收購,保障農戶增收。
“種萬壽菊增收快,訂單農業(yè)真是好!”莎車縣巴格阿瓦提鄉(xiāng)巴格吉格代村村民阿布力米提·賽麥提說,去年他只種了2.5畝萬壽菊就掙了5000元。依托萬壽菊產業(yè),去年莎車縣3萬貧困群眾像阿布力米提一樣走上脫貧致富新路。
據(jù)了解,萬壽菊花是提取天然色素葉黃素的原料,通過對新鮮萬壽菊進行發(fā)酵、烘干、造粒、萃取后得到的葉黃素浸膏,再經過后期進一步處理即可得到葉黃素晶體。主要成分為黃體素,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醫(yī)藥、化妝品、飼料等行業(yè)。盧慶國介紹說,目前晨光生物從萬壽菊中提取的葉黃素產品遠銷到南美洲、歐洲及東南亞等部分地區(qū)。
產業(yè)增收是穩(wěn)定脫貧的根本之策。莎車縣政府副縣長樊海濤介紹說,今年莎車縣萬壽菊種植面積比去年增長30%,達到了13.8萬畝,預計2019年全縣可收購萬壽菊近40萬噸,實現(xiàn)增加值2.6億元;帶動種植戶6.3萬戶,31.5萬人,其中貧困戶2.9萬戶,14.5萬人。種植戶戶均增收2000余元;帶動育苗合作社71個,社員3000余人;帶動菊花收購合作社70個,解決10萬余人采花就業(yè)問題。
“萬壽菊從5月底開始可采摘一直到10月,每10-15天可采1茬,這期間可采8-10茬,這就是我們的致富花。”看著田間長勢喜人的萬壽菊,莎車縣依蓋爾其鎮(zhèn)依乃克帕塔村村民阿布都合力力·阿布力克木說,他家7口人,今年種植萬壽菊23畝,一個采摘季每畝可收3噸,畝均收益3000元左右。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莎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文杰說,為了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萬壽菊單產,從2012年開始,晨光生物公司利用萬壽菊提取葉黃素過程中產生的青儲液為原料,通過生物發(fā)酵技術,制成液體菊花素活性菌肥,免費提供給萬壽菊種植戶,平均30公斤/畝,連續(xù)四年公司共補貼農民專業(yè)肥價值達到了1200萬元。
有了晨光公司賒欠的專用肥,減輕萬壽菊種植前期的資金壓力,農民有了積極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自然資源廳駐莎車縣依蓋爾其鎮(zhèn)依乃克帕塔村*書記鄧東升向記者介紹,該村是深度貧困村,以往產業(yè)結構單一,農民收入低。去年1月,通過調研決定進行產業(yè)結構調整,種植萬壽菊增收,與莎車縣晨光公司聯(lián)系后得到大力支持和幫助,不但賒欠肥料還全程提供技術服務,通過晨光公司大力扶持和指導,舉全村之力今年種植了2300畝萬壽菊,這是莎車縣種植面積*的村。僅種植萬壽菊一項預計全村戶均增收1.5萬元以上,為產業(yè)增收脫貧致富打下堅實基礎。
有了晨光公司在技術、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全村農民種植生產積極性高,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在逐步改變,干部群眾對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充滿信心。
農業(yè)網(wǎng)(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